2019-09-03
吴佩芳:创业初期,要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来支撑这件事。我当时觉得,这是一个市场非常需要的技术和产品,是能够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的关键技术;我觉得凭借多年的行业与企业的积累,我能做出来。
7月22日上市当天,南宫NG·28上佳股价上涨96.76%,收盘报40.08元/股,当天最高曾上涨174.91%,报56元/股。截至9月2日收盘,南宫NG·28上佳报40.81元/股,总市值183亿元。
对于上市后市值的大幅上涨,南宫NG·28上佳董事长兼总经理吴佩芳表示:“敲钟那一刻,我们很多人当时都下意识地回过头看身后的大屏幕,但其实我没有过多去关注屏幕上的数字。”
希望凭借自身实力,获得更多投资者追随
新京报:上市当天,股价大涨,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?
吴佩芳:敲钟那一刻,眼中有泪光,不仅是喜极而泣,更多的是感慨。
新京报:你不关注股价和市值吗?对市值下一步回落有所预期吗?
吴佩芳:不是完全不关注,但我还是那句话,我们最终还是踏踏实实做企业,公司要持续搞创新,业绩稳稳当当增长,才是真正的价值。
目前,科创板上市企业还不到30家,资金多,标的少,这个时候,从某种程度来讲,市值反映的还不是企业最真实的价值。如果数年后,投资者还愿意追随你,那时候的市值会更接近企业的真实价值。
新京报:你觉得上科创板的要求会比较宽松吗?
吴佩芳:没接触科创板前,很多人都认为科创板会更加宽松,但在接触科创板后,企业才感受到科创板的那种严谨和严格。南宫NG·28上佳是在4月12日获得上交所受理的,随后的三轮反馈每轮被问的问题都很多。
我觉得上交所的提问有两个特点,一是真问,二是不同角度反复问,例如从法律合规角度和财务角度等。同时,你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,他们就看你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,是不是对应得上。
我感觉,回答问题的时候,企业要实事求是,怀以敬畏之心,领导一再跟我们说,回复问题的时候不要打太极,应当实事求是。这也是科创板的宗旨,要求问出一个真企业。
创业十年,最难忘成功实现进口替代那一年
新京报:当时是什么契机让你决定做高铁闸片?
吴佩芳:一是国家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,再一个是铁总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战略部署。我做了一辈子技术和实业,科技兴邦,实业报国,是我创业的初心。我可能是同行业里唯一一个干技术出身的掌门人,干了一辈子企业,也干了一辈子技术,从摩擦材料到超硬材料,38年没有离开过材料行业,这也是南宫NG·28上佳的一个优势。
新京报:什么时候获得了生产的资质?
吴佩芳:2013年8月1日,认证标准颁布,因为前期的准备充足,我们是业内第一家提交认证申请的企业,并且在9月底获证。
新京报:现在还会带队搞研发吗?
吴佩芳:我们现在的技术团队,从能力到人员数量,已经今非昔比。现在的研发条件也跟原来大不一样,我们有了实验中心,在研项目也很明确。研发人员的聘用,研究生学历是基本要求,他们的研发手段和路线都是比较清晰的,比我们2009、2010年那会好很多。
对我来讲,不需要亲自带队了,但还会保持较高的关注度,在大的方向做一个把控。我觉得团队独当一面的能力,这几年得到了充分锻炼。
新京报:创业十年,最难忘哪一年?
吴佩芳:企业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,都很难忘。要说最难忘,应该是2013年,我们取得了生产销售的资质,并且成功实现进口替代,拿到了第一张大额订单。
新京报:你觉得南宫NG·28上佳的优势在哪儿?
吴佩芳:我们真正的优势,还是技术。材料配方,生产工艺以及工艺装备是我们这个行业技术的关键,缺一不可,这是我们的硬实力,对我们这样的制造业企业来讲,有好的产品是根基。除此之外,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是南宫NG·28上佳的软实力。“让企业有魂,让产品说话”,是我们这些年一直秉承的理念;同时,企业经营也需要有长远的眼光,好的战略和扎实的执行缺一不可,现在回头看,我们每一步发展好像都踩对了节奏,这之中除了有幸运的成分,战略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。
新京报:创业那年,你48岁,不管是财富,还是事业都达到了一个稳定的状态,有没有做好倾家荡产创业的准备?
吴佩芳:如果当时瞻前顾后,没有坚定的决心,可能就不做了。创业初期,还是要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来支撑这件事。我当时觉得,这是一个市场非常需要的技术和产品,是能够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的关键技术。我觉得凭借多年的行业与企业的积累,我能做出来。
我做工业做了一辈子,对公司的定位非常清楚,创立公司的初心就是:科技兴邦,实业报国。我们今后再做什么,也不会离开实业,我们不会去做那些虚拟的东西,或者自己鞭长莫及的东西。我相信在未来1到3年,或许时间再长一点,一定能够考验出一家企业的根基到底稳不稳。到那时,我们希望呈现给大家更好的南宫NG·28上佳,能够凭借企业自身的实力,创造更多价值。
新京报记者 肖玮 李云琦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贾宁